國立臺東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課程類執行成果報告書


注意事項:因教育部跨專案計畫辦理項目不得重複編列經費,請勿將同樣成果報告重複繳交至不同計畫

開課學期一一一學年度第一學期開課系所(中心)[華語系]華語一
開課時間43,44開課地點H327板書教室(72)
課程類別■語言類■多元創新(數位、GROR、PBL、見/實習實作等等■微專題
課程對應綠色國際大學內涵■智慧■永續
課程對應SDGs內涵■4.優質教育
課程名稱華語教學導論(上)
開課教師姓名舒兆民
業師協同教學■有(勾選有者,請填下列訊息)
 業師名稱:王政渝、連崇佑、方品惟、鄭仲傑、張金蘭、歐喜強
 業師協同教學內容及方式:講座分享
 業師師資授課時數:20
□無業師協同教學
學分數2修課人數男: 11 人、女: 27 人
成果摘要包含質量化成果(以下僅供參考,請依實際成果撰寫)
□連結______位學生至企業實習,畢業後無縫接軌職場。
■辦理 1 場公開成果發表會,請說明時間、地點等。
□______位、______隊學生通過專業證照報通過數。
□______位、______隊學生參加校外競賽,並請說明參加競賽名稱、競賽時間、地點、參加隊數等。
■其他:0
課程成果量化成效
(請依照實際課程規劃填報,若無規劃之項目,請填入N/A)
項目達成值項目達成值
1.課程產出教材、教案、評量數102.專案報告數10
3.競賽參賽數/獲獎數04.大專生科技部計畫申請數/通過數0
5.學生參與展演活動人數356.學生期刊論文投稿數/發表數0
7.產學合作共創案件數08.學生研討會論文投稿數/發表數0
9.專業證照報考人次/通過數010.課程結合在地需求教案、活動數0
11.學生赴產業實習率012.課程學生成績平均分數0
13.簽訂實習場域數014.其他2022/12/22(三)10:10-12:30華語系成果發表會:臺東大學華語系板書教室及Youtube平台直播;專案報告數*10(區域調查)
執行重點(請依【課程類別】內容進行說明)
*請簡述課程的執行重點

為了讓華語系大一學生能在學系專業領域及職涯探索有更深的認識及練習,課程分為學系核心課程介紹以及業界概況兩部分實施。學系核心專業課程,邀請系上教授分享自身經歷、系所修業特色及未來興趣發展(文學研究、教學研究、語言學研究),增強本系學生對於大學期間所需具備的核心職能有更深的認識,包含本學系的核心技能、文學修養、小學教育學程、幼兒教育學程與海外實習發展等,提早建立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與方向,並對於本系有更深的認識。

除了核心理論講授之外,在業界概況的課程中邀請校外相關業師講座融入課程,業師分享自身職涯發展、規劃,提供學生更多未來生涯發展的資訊。在課程最後將依照學生所規劃的探索主題進行課程專題成果轉化,在專題成果準備中,除建立學生對所屬學系專業認同之外,強化學生相互溝通、分工合作,本課程協助學生對於系所的認識及增進對自己興趣、職涯的探索,建立生涯發展能力及更明確的目標。

具體作法(請依【課程類別】內容進行說明)
*請詳細撰寫課程執行過程與具體教學設計做法

「華語文教學導論」以華語文教學領域知識之基礎範圍為主要規劃方向,「華語文教學」、「文學應用」以及「語言、文化」,三項大綱融入微專題模式,課程及成果設置可分三部分:

  1. 校內業師講座:由華語系上教授主講講座,華語文教學領域知識為主,結合教授專業領域、研究發展經驗分為三大主題:文學研究類的王萬象、董恕明、簡齊儒老師、語言研究類的張學謙、蘇凰蘭老師、與教學研究類的傅濟功、許秀霞、劉靜宜、舒兆民老師,透過系上老師們的分享,讓學生培養文學修養、語言學知識以及教學理論能力,同時知悉系所現況、跨系所發展、未來職涯發展性以便及早擬定自身求學過程的學習規劃。
  2. 校外業師講座:邀請校外專業師資,講授國際華語教師以及華語相關行業的經驗分享與職涯規劃,分為六場講座:分別由實踐大學華語中心王政渝主任主講「華語文教學行政與企劃講座」、ViewSonic培訓講師連從佑老師的「畢業學長姐生涯經驗分享座談」、美國西點軍事學院華語教師黃采?老師和國立臺東大學華語中心專任助理游心瑜老師的「畢業學長姐職涯經驗分享座談」、楊蘊辰老師、方品惟老師、鄭仲傑老師的「畢業學長姐生涯經驗分享座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張金蘭教授分享「華語教學二三事:個人經驗與職涯規劃」、國立空中大學數位華語文中心歐喜強經理分享「影音製作與線上行銷講座」。透過業師以及畢業的學長姐們對於過往求學的經驗以及職場的概況分享,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華語文相關產業以及如何規劃生涯發展。
  3. 專題呈現:以「華語文/地方/國際」為主軸,透過「提案—執行—實踐」的方式進行探索學 習,旨在協助大一新生學生適應大學學習方式,學生分成小組,根據課堂所學,擬定專題發表方向後,開始搜集資料、整理、消化訊息到呈現。透過實際辦理專題成果發表,讓學生在實作過程熟悉團隊合作方式進行思考,並能實務解決問題,產出具體學習成果,藉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力、問題解決能力、建立專業目標與提升學習動機,並實際將理論知識應用在華語文學的領域上。
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方式
*依據學生核心能力規劃合適的課程,並訂定學習成效標準與認知(能力)層次,結合多元的評量方式,檢核學生的能力表現

一、修課同學於每次講座後須繳交「講座心得」一份,該心得撰寫一方面可確認學生們在講座中學習收穫,並更了解學生的職涯發展問題,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回饋分析講座的成效。。

二、定期的課堂報告,透過上台報告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臺風以及資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同時透過報告,也能讓學生更理解課堂的內容,並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期末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成品、製作過程,分享在完成專題時所遇到的難題、感想以及其收穫經驗。
成果發表學生作品: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VsBmxrLsJVTq86fneNLekm8QMrVkzXBB?usp=sharing

四、學生繳交個人區域調查報告,廣泛搜集各國華語教學市場資料並進行分析整理。

(待期末學生繳交後[1/25], 再放入雲端, 加連結。)

執行前後學生學習成效轉變(請依【課程類別】內容進行說明)
*請針對課程學生學習狀況、學生學習滿意度、質量化成果等進行說明,內容字數無限制,教師可自由發揮
  1. 講座回饋中可見,講座可提升學習興趣,並提升專業能力。
  2. 從學生心得回饋可得,微專題講座提升學生對未來職涯發展的理解以及增加學生對自身、未來的認識,學生從講者的分享中受益良多。
  3. 期末成果發表會時可見同組學生間溝通、交流密切,擁有良好的團隊互動,此外微專題課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活動,並將理論知識實際應用,且於報告時可見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升。
  4. 從期末成果發表會的評審老師的回饋,可為學生帶來一些改變和啟發。

    成果發表學生作品: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VsBmxrLsJVTq86fneNLekm8QMrVkzXBB?usp=sharing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FnrvY0MRxTI

執行成效評估(請依【課程類別】內容進行說明)
*請針對課程執行成果提出自評與建議
  1. 期末成果發表,學生皆已華語教學領域為主,較少涉及文學以及語言研究領域。
  2. 學生成品呈現方式多元,包含華語教材、華語教學短片、簡報呈現等方式。
  3. 學生於專題製作過程以及發表階段,皆展現高度的配合度,積極的進行團隊間的溝通以及參與和老師的討論,於成果發表中將自己的創意想法實踐,鍛鍊了自身的團隊合作、創意發想、手作實踐、上台報告的能力。同時本次成果發表亦進行線上直播,也考驗學生的臨場應對反應。
重大突破(計畫重大發展,請依計畫特質補充)
*請針對課程執行之「特殊成果」、「重大亮點成果」提出說明
  1. 2022 臺東大學華語系線上成果發表會直播,吸引近80人次觀看。
  2. 學生作品多元:成品包含三折頁DM 一件、影音兩件、教材七件、及簡報十件。
學生問卷回饋情形
一、回收問卷共 0 份,有效問卷共 0 份,數據資料整理如下:
二、問卷分析結果:(請參考附件)

詳如附件一。


三、學生其它回饋:

無。

課程照片(2~6張即可)
在地趨勢與創意教學實踐講座在地趨勢與創意教學實踐講座2
在地趨勢與創意教學實踐講座在地趨勢與創意教學實踐講座2
在地文創與文學文化實踐講座華語教學大舞台: 聊聊個人經驗與生涯規劃講座
在地文創與文學文化實踐講座華語教學大舞台: 聊聊個人經驗與生涯規劃講座
2022臺東大學成果發表會-學生發表2022臺東大學成果發表會-老師講評
2022臺東大學成果發表會-學生發表2022臺東大學成果發表會-老師講評
相關附件下載
(附件一)問卷分析概況 下載檔案